蒙陰房產網訊:
現在的高樓是越蓋越高,這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寸土寸金的城市,只能向天借空間,曾幾何時,村里人羨慕城里人住高樓大廈,而今,村里都住上樓房了,城里人卻又想回鄉下住別墅了。古代,也是只有大戶人家才有樓房,普通老百姓普遍搬進樓房也不過幾十年。
當還有人向往搬進高樓時,一些精英大佬們又開始逃離水泥森林,爭先恐后逃離高樓,短短幾十年又是一個輪回。當大家都不再把高樓當回事的時候,其價值也自然要大打折扣了。
我們經常為馬云那句未來房價如蔥的話抬杠,其實很多人并沒有理解背后的深意,完全沒必要較真,實際上說的就是一種觀念的顛覆,房子是否值錢也是相對而言。
經歷過一座座城市比高之后,2020年4月27日,住建部、發改委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與建筑風貌管理的通知?!锻ㄖ访鞔_了城市與建筑風貌管理重點。針對超高層地標建筑,嚴格限制各地盲目規劃建設超高層“摩天樓”,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各地新建100米以上建筑應充分論證、集中布局,嚴格執行超限高層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審批制度,與城市規模、空間尺度相適宜,與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中小城市要嚴格控制新建超高層建筑,縣城住宅要以多層為主。
這可以說象征著另一個時代的到來。我們先區分下多層和高層到底是怎么劃分的。
超高層住宅指30層以上或高度為100米以上(滿足一種即可)的住宅,住宅建筑按層數分類:一層至三層為低層住宅,四層至六層為多層住宅,七層至九層為中高層住宅,十層及十層以上為高層住宅。
這也意味著很多住宅小區也會受到影響,不僅僅是城市摩天樓受影響。我個人認為,這或許是因為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后,需要慢下來。也或許是在這樣比高的攀比之風下,形成了一種不好的風氣。
但更重要的是,我認為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更是將房子回歸居住屬性落到實處。也就是說,高層住宅真的并不宜居。
是啊,我也知道,誰不想住獨棟的別墅??!那多爽??!可是也得有錢??!連高層樓房都買不起呢,現在你又跟我講何不食肉糜?
東北財經大學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周天勇發文表示,未來幾十層高層住宅樓價值將會大幅度貶值,中低層、聯排、雙拼和一戶建等住宅將會大幅度升值。未來由于人口老齡化,子女繼承越來越多前一兩代人的住宅,稅征,供給大于需求,高層住宅樓的價格會跌到白菜價。而且更重要的是這些樓房維修成本高也令人吃驚的。
更重要的是,周天勇還提到,幾十層高的住宅,不利于居住和子女的身心健康,會產生大量不會生活和社交的宅男宅女,他們吃飯外賣,用品快遞,在鴿子籠式的住宅中看手機、打游戲,不融于社會,不融于自然。
這是必然的結果。當年住大雜院時人們也是過煩了,開始向往住進高樓,當住進高樓時又覺得缺少了什么。說白了,就是人的心理輪回。
不僅僅是周天勇,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國英也認為,從收入比看,中國房價已經過高,而居住質量卻一直上不去,多種因素牽引著房價下行。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基本事實是,住房價格高、住房品質差以及土地利用不合理。我們的房產是高層建筑物中的單元樓房,基本是廣義住房中的劣等品。這種住房形態對居民心理健康、社會穩定以及經濟長期增長會造成極大負面影響。
無獨有偶,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朱國鐘教授也認為,現有的高層住宅未來將淪為“平民區”。富有的人群自然會去購買新住宅,而新住宅總是在城市的周邊地區開發出來。當然不是真窮,而是是相對于以后居住在城市周邊高檔房的富人而言。
這種理論相對現在是一種顛覆,但也不是,因為想法太大膽,但又很實際。大家都知道住高樓的不便,可是這只是有錢人的選擇。房價高并不可怕,更可怕更悲哀的是,還不只是房子差,如果房子來得輕而易舉,倒也無可厚非,試想想,大家的房子是傾盡家庭所有或者幾代人的積蓄才湊夠了一套房子的首付,辛辛苦苦攢夠的首付換來的可能是質量最差的房子。
所謂價值其實就是一種風向的引導,我敢說,未來高層住宅一定會越來越不值錢,現在就已經是了,將來唯有向農村去要空間了,很多尚未利用的空間有待開發利用。所以,農民的房子或者說是土地會更值錢。
未來的住房格局什么樣,一定會變,我們需要未雨綢繆,但也沒有必要杞人憂天,過好當下的日子,你也知道容積率低的別墅值錢,可是相對高層那更是稀缺資源?;蛘唠S著限高令的逐步落實,未來幾十年的幾十年后又開始輪回到高層住宅稀缺升值了,這不是不可能。
聽了專家說的很有道理,可是還得沉下心來,因為連一套高層的房子都還沒有呢!
新房、二手房、租房、裝修 上蒙陰房產網www.ebookstas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