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陰房產網訊:
最近,大家都在關注這兩件大事:打仗了!開會了!
再不然就是綠得讓人發慌的大A股。
而樓市,好像沒有大消息?
No!
表面看似平靜的樓市,已經悄悄醞釀了幾個重要事件!
有哪幾件大事?一起來扒一扒:
1.央行上交結存利潤1萬億
沒錯!央行把賺到的錢,上交給了國家中央財政。
而且,一出手就是1萬億!
這筆巨款是央行自2020年以來的“外匯儲備運營收益”。
所謂的“外匯儲備運營收益”,簡單理解就是,央行以手上原先有的3.2萬億的美元外匯儲備作為本金,通過放貸等一系列運作,賺來的額外收益。
那么,這對市場有什么影響嗎?
是明確的利好!
上交給財政部的1萬億,被劃撥使用后,可以流通到社會中,產生巨大的貨幣衍生能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錢生錢”效果。
以當前7.34的貨幣乘數來看,這筆錢理論上可以產生7.34萬億的廣義貨幣M2。
也就是說,一旦被劃撥使用,一段時間后社會上就會多出7.34萬億的現金。
這樣的利好力度,相當于一次50個基點的全面降準。
貨幣的水龍頭又被擰開了一些。
又是一陣嘩啦啦的大水,你覺得會流到哪里呢?
2.關于房地產,兩會報告有重磅表態。
3月5日,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關房地產的描述大概200余字。
字數不多,但卻落地有聲:
繼續保障好群眾住房需求。
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
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堅持租購并舉,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
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除了萬年不變的“房住不炒”和“三穩”之外,最值得拎出來單獨說一說的,是這樣兩個方面:
一是再提“因城施策”,二是未提“房地產稅”。
其實,回溯過去我們可以發現,在2016-2018、2020年都提到過“因城施策”,后面的樓市大漲幅,大家都心知肚明。
如今又一次重提,上頭的意圖也非常明顯:
——在“房住不炒”的大前提下,各地的政策可以有一定的靈活性,先想辦法激活市場再說。
另外,此次報告中就干脆沒有提“房地產稅”這個詞匯。
我們都知道,一直以來房地產稅就是一柄懸在市場腦門上的劍。
——害怕它懸而未落,又害怕它突然落下!
特別是去年,房地產稅試點的風刮得非常猛,而市場冷冰冰的表現已經說明了一切。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就干脆沒提這回事,這么一分析,暫緩試行的可能性比較大。
國家最高規格的大會已經定調,接下來必定會有更多的政策跟上,而市場走向,也會更加樂觀。
需要買房的各位老鐵們,可以多去售樓處轉一轉了。
3.市場的動作頻繁:
大水來了,大會又對房地產重新定調,各個城市又怎么會沒有點反饋?
自開年起,已經有超過40余個城市出臺了樓市刺激政策!
政策出了,決心給了,市場的風向也終于開始變了。
這一階段的市場回暖,已經明牌!
比如西安,高新區又現“萬人搖”紅盤,本周天地源·丹軒坊推出361套房,卻有34502個家庭登記;
比如成都,春節前就已經回暖,當下成交量的迅速反彈,根據中介消息,二手房日均成交量都在700套左右;
再比如上海,2月份全市共成交新建商品房7347套,同比增長30%,二手房成交量位于過去五年同期的第二高位;
還有北京、廣州、杭州等一大批城市也即將出現小陽春行情,讓我們拭目以待。
就像以上這些城市,全國有不少地方要么是已經回暖,要么是正在出現回暖的跡象。
上面說了,無論是央行上交的1萬億、兩會的重磅定調還是各個城市的花式刺激手段,這些都是宏觀的政策和市場現象。
而我們往往容易忽略的,是現象背后的趨勢。
當下的房地產,已經出現兩大明顯趨勢:
1.2022年注定是全面企穩,局部上漲的一年。
從去年的嚴厲調控,到當下的松動,政策風向已經完全變了。
可以肯定的是,樓市的全面企穩,是眾望所歸。
但同時,我們必須要認識到這樣一個事實,當下的樓市,幾乎不可能、政策也不會允許再出現上一波那么兇猛的漲幅。
但這不意味著,房價就此止住,市場會就此橫盤,相反,局部區域的平穩上漲才是未來的趨勢。
接下來,那些價值城市,準備好接受慢牛行情吧!
2.2022年,想在樓市中賺錢,難度已經升級。
為什么這么說?
首先,行情已經發生巨變;
其次,買房賺錢的邏輯也在升級;
最后,有潛力的城市更加難以辨認。
先看第一點:行情已經發生巨變。
眼下的市場,不再是一二三四線城市普漲,全國一盤棋的階段;
也不是強市和中小型城市單點開花的狀態,而是以城市群扎堆的簇狀上漲行情。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行情?
一方面,城鎮化率已經全面超過65%,距離發達國家80%的標準越來越近,城鎮化紅利正在消散;
另一方面,全國的凈新增人口也在逐年減少,吃人口紅利的時代也在過去。
這意味著,拐點已經來到,城市間拼發展增速和搶人口存量的時代來了!
未來的樓市行情,只會屬于那些在強都市圈和城市群中的城市!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一線、強二線以及少部分環一線城市才是未來一二十年樓市最有潛力的地方。
再來看第二點:買房賺錢的邏輯也在升級。
回望過去,在經濟高速發展、城鎮化和棚改等一陣陣大火的猛燒之下,房價蒸汽一樣蹭蹭往上冒。
我們不難發現,過去一二十年,只要買了房的,或多或少都賺了一筆。
但是現在,情況變了,隨隨便便買套房就能躺著賺錢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未來,想在樓市中賺錢靠的是認知和技巧。
大胡子李老師在直播中多次說過,現在想要通過買房賺錢,必須懂得“房產價值三角論”:
一是有上車資金;
二是具備買入資格;
三是選對有價值的城市。
大家基本都知道,一二線城市人口多,經濟強,未來的房子也更有價值。
但是,對于多數人來說,在一二線城市,買不起和買不到才是兩大最扎心的難題。
分別對應著價值三角論中的資金不足和沒有資格。
唉!求而不得是多么大的悲哀呀!
但是——
我要告訴你,買房這門必修課,大部分人必須要學會的就是取舍:
想在一二線城市買房,但是資金或資格的門檻你無法滿足,那么,換個角度:都市圈內有價值的環一線城市就是更加合適的選擇!
這些城市,背靠一線城市,既能承接一線城市的人口和產業,也能享受都市圈發展的紅利。
搞明白這個,再來看第三點:有潛力的城市更加難辨認,特別是環一線城市。
如果說資金和資格是一眼就能看明白的硬性門檻,那么,價值就是最難判斷的一個因素。
中國那么多都市圈和城市群,這當中又有一大堆環一線城市,到底哪些才是有潛力、值得買入的城市?
請記住以下這些特點:
1.自身人口和經濟實力扎實;
2.有重磅政策加持
3.房價先前出現了回調
新房、二手房、租房、裝修 上蒙陰房產網www.ebookstash.com
免責聲明:本站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本站轉載此文出于傳遞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如本網站內容涉及版權問題,請原作者持相應版權證明與本網站聯系;凡原創稿件不經同意不得轉載;歡迎爆料/提供新聞線索請聯系小編。